返回網站
· 專訪

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振興文化產業 ---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女士專訪

撰文: 會長 郭旭昇

筆者感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、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 黃冰芬女士應邀受訪,就如何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,向各位會員及師生分享見解。克拉克產業分類法劃分三種產業,現代延伸出包括概念性產品及公共服務的第四產業、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第五產業,黃主任概括文化產業的關鍵是「以文化及創意以創造經濟價值的產業體系」及輸出價值觀。

國家在2021年公布「十四五規劃」,確認香港「八大中心」定位,包括打造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」。對此黃主任表示香港條件優厚,首先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勝,如普通法適用於解決許多國際知識產權問題、自由的貨幣市場及資本流通有利文化投資及消費、貿易及海陸空物流有利文化藝術品流通等。其次是國際匯聚及包容性的多元化環境,使各地文化藝人樂意到港交流、迸發創意,中西交匯背景能產生具香港特色的文創產品內容及形式。黃主任舉例,就像昔日粵劇在港加入港式演繹及流行元素一樣。而八九十年代,香港改編不少國外曲目,兼融海外流行曲風、香港用語作詞,成就許多經典粵語歌曲,紅遍全球。至今以港樂為主的綜藝節目《聲生不息》仍大受歡迎。第三是軟硬件配套既齊且優,包括交易市場、具策展及接待外賓能力的各種人才等,不勝枚舉。因此很多世界級文藝盛事在港舉行,如最近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,有近200間來自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的藝廊參展,吸引近10萬位國際專業訪客、逾100間博物館和藝術機構代表參與。

黃主任認為香港應不限於傳播中華文化,還應作為融合外來優質文化及技藝的橋樑。特區政府宜改弦更張、統籌兼顧,以公營機構或專屬基金適度扶持起本地文化龍頭企業,並加強經貿辦對香港文化產業的推廣、招人才功能。教育部門及教育界可著力循文藝與科技結合的多元多媒體呈現,以培育下一代「文青」,亦宜針對文藝發展資助學生到國內外交流,開拓眼界。黃主任有信心港區人大能發揮更佳功能:助本地藝團到灣區表演或交流時減少障礙,爭取改善因行政措施或物流限制不同帶來不便的情況;促進灣區聯合創作、文化要素共享;促進香港文藝界於一帶一路的交流合作。

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指「藝術,源於生活,卻又高於生活」,訪問時黃主任提出一個問題,相當值得各位同學思考。韓國有男女團、日本有動漫、美國有超級英雄,那麼能代表香港的文化符號是甚麼?最後,黃主任寄語有志投身文藝事業的青年,雖說香港文化發展應走中外交融路線,但笑言「蛋糕需好餅底」,需要底蘊,就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。我們要有文化自信,對自己的文化深入鑽研、結合生活、傳承延續。未來趨勢是以短視頻傳播文化,黃主任期待各位文青們共同努力,以短視頻展示香港文化獨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