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網站
· 編委文章

〈忍耐〉

港灣社編委會 學生委員 萬利

  常言道:「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,容人之所不能容,處人之所不能處」,君子正是深刻明白忍耐之重要,而能忍耐普通人所不能忍受的、包容他人的缺點與過錯。其與小人的「不能久處約,不能長處樂」恰恰相反,有仁、懂忍的君子能夠待在窮困的境地而不作奸犯科——而這種忍耐的精神,恰恰是我們當今時代最應推而廣之,為之學習的

  忍耐是什麼呢?忍耐是儒家個人修養的重要體現,是把痛苦負面的感覺或情緒控制,使其不被表現出來。筆者認為,這正是儒家倡導「克己復禮」,主張通過克制忍耐自己的慾望和私慾,達到個人品行的完善。

  首先,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時,忍耐能讓我們保持冷靜和專注,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。在《論語》中,孔子曾強調忍耐的重要性。如「君子泰而不驕,小人驕而不泰」,意味著君子能夠忍耐各種困境,而小人則沉不住氣,易驕易躁。在現代社會,個人修養的提高對於和諧的人際關係、促進社會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一旦我們因為外在的因素而被影響心情,對朋友、家人失去耐心,便很容易將不合時宜的話語脫口而出而重傷他人;而忍耐,可以讓我們避免意氣用事,能夠更加理智的思考問題。因此,忍耐不僅能夠讓我們避免被情緒而掌控,更能夠讓我們理智冷靜的處理事情、提高效率,值得我們深入學習與傳承。

  其次,忍耐是儒家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。儒家主張「德治」,強調國家政治應以道德教化為主,而忍耐則是道德教化的基石。孟子曰:「天降將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」這句話表明,具備忍耐精神的人,才能承擔起國家賦予的重任。此外,在治國理政過程中,儒家倡導「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」,強調領導人應具備忍耐力,克服各種困難,努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。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,許多明君賢臣都把忍耐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,取得了顯著的政治成果。如明君唐太宗李世民,他在治國過程中充分展現了忍耐的品質。面對國內外的種種困難和挑戰,他始終堅守中庸之道,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,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政治成就,被譽為「貞觀之治」。可見,忍耐是治國理政的一大必備條件,也是家國繁盛的一大關鍵。

  然而,如今社會上有許多人對忍耐產生了誤解,認為忍耐意味著懦弱和無能。但實際上,忍耐並非意味著退縮消極,而是忍耐不好的負面情緒,避免對自身造成影響,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。正如孟子所說:「尊德性而道問學,致廣大而盡精微,極高明而道中庸。」這裡的「道中庸」即為忍耐之道,意味著在面對各種困境時,要堅守中庸之道,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。

  總括而言,忍耐無論是對於個人修養還是治國理政,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而身處現代社會中的我們,更應深入挖掘儒家忍耐觀的內涵,正確認識忍耐的價值,以實現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。同時,我們更應與時俱進,將儒家忍耐觀與現代社會相結合,以儒家忍耐之道為指引,以構建一個更和諧穩定的社會。